(拟稿人:赵刘江)政府性融资担保可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“放大器”作用,通过财政资金撬动“金融活水”从而实现以低成本服务小微企业、“三农”、创业创新等实体经济的目的。今年以来,蒲城县财政局坚持“支小支农、普惠利民”,通过政策引领、机制创新与精准服务,以金融“活水”激活县域经济“一池春水”,持续发挥财政政策“直通车”和经济发展“助推器”作用,为小微企业与农户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今年以来,全县累计实现新增担保5915万元,同比增长49.71%,在保余额2.18亿元,担保放大倍数达3.18倍,支小支农业务占比100%。
一、以财政“小投入”撬动金融“大杠杆”。深度对接中国福彩网_中福在线-千万大奖等你“金融支持实体经济”战略,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。根据《蒲城县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暂行办法》设立了1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,构建了“政府、银行、担保公司”三方风险共担机制,通过财政资金“增信分险”,有效降低银行放贷顾虑。同时严格执行“降费让利”政策,将综合担保费率控制在0.8%以内,年化费率不超过1%,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。切实以低费率缓解小微企业“融资贵”的难点痛点问题。目前,在保余额中10,368万元投向28户小微企业,覆盖装备制造、食品加工等县域高新技术重点产业;11,511.6万元惠及733户农户,推动瓜果种植、设施农业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。
二、从“漫灌”到“滴灌”的服务升级。打破传统担保业务“重抵押、轻信用”的模式,结合当前全县小微企业发展模式和农户生产经营特点,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担保的服务途径,推出“政府推荐+信用评估+风险共担”模式,新模式摒弃了以往担保需要提供传统抵押物的方式,代替以企业信用、技术专利为增信依据,通过"一户一策”的精准服务,既扩大了覆盖面,又提升了服务质量,实现了“风险可控、商业可持续”的良性循环。
三、推动构建良好的金融服务生态圈。立足“服务县域、扎根基层”定位,正从单一担保机构向“综合金融服务商”转型。通过与县农业农村局、工信局及工商联等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,动态掌握企业与农户需求。联合银行开展“金融村官”派驻行动,在17个乡镇设立服务站,实现“担保服务不出村”,未来还计划推出“担保+培训”服务,为小微企业主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财务规划、政策解读等增值服务,实现从“输血”向“造血”延伸。